闭门非为老,半世是闲人。
品读;当一个人远离尘嚣的世事,闭门闲居时,不要以为闭门就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关了门,却敞开了面对自然的世界。人老心未必老,悠然自得地对待人生。
63、《剑南诗稿》 (宋)陆游
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
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
品读:自古以来,中国不少文人雅士都注重养生,宋代诗人苏东坡把梳头作为养生之道,而南宋诗人陆游,睡觉前经常用热水洗脚,还有清代的曾国藩,他不论工作多忙,每天也坚持以热水泡脚。通过洗脚按摩,加速血液循环,起到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64、《食粥》 (宋)陆游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品读:陆游的养生内容,还包括了注重饮食,视食粥为健身养生之“平易法”。苏东坡也对吃粥很有兴趣,一次醉酒后,农民煮粥给他吃,他吃后感觉很好,于是在《热粥诗》中提到:“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65、《自怡》 (宋)陆游
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
身如病鹤长停料,心似山僧已弃家。
高枕时时闻解箨,卷帘片片数飞花。
饭余解带摩便腹,自取风炉煮晚茶。
解释:箨:从草木上脱落下来的皮和叶。
品读:诗人在晚年已经能够正确地看待生命,知道生命是有限的,因此远离名利,淡泊人生,过自由自在的日常生活。静闻落叶声,看户外飞花,饭后按摩肚腹,自己动手煮茶。进入了养生的一个轻松的境界,给进入老年的人们以很好的启示。
66、《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品读;此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第一句指出人生的短暂,而学习又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不狠下功夫不行。第二句提到光阴之可贵,时不再来。第三、四句用一场春梦和梧桐落叶,将读者带人了梦幻般的境界。光阴之可贵,对年轻人和老年人都是一样的,老年人为时不多,更应该珍惜每一天。
67、《读书》 (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品读:这是宋代哲学家陆九渊在读书方面的经验之谈,读书不能用囫囵吞枣的方式,真正有所收获,必须勤于思考,在“涵泳”上下功夫,一些暂时不明白的,不妨先放过。
68、《致仕 》 (宋)孙冕
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
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乐天真。
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见陈。
寄语姑苏孙太守,也须抖擞旧精神。
品读:这是宋太宗时期,时任苏州太守的孙冕,已经六十多岁,自感体力不支,精神不振,便主动给宋太宗上书,告老还乡。并写了退休诗以明志。表明自己知老而退,并归隐山林,安度晚年。从中不难看到他有自知之明,和淡出仕途的求实精神。
69、《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第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品读:这首诗是诗人过零丁洋时所作,内容既概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命运,也展示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视死如归的人生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关键是自己要具有一个充满理想和信念的人生观。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是让自己的一生能够丰富多彩,获得最大的人生价值。
70、《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也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品读:诗人将人生的三个时间段的听雨,做了对比。年少时放荡不羁,不识愁滋味,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壮年后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在小舟中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自己恰如孤苦无依的孤雁;而人到暮年,已是白发苍苍,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点点滴滴的雨声,说雨总是无情,如今年老更加难以作为,只能听任它点滴到天明了。三个时期的三种心情,显示了人世沧桑,悲欢离合,令人深思。
71、《鹧鸪天》 (宋)辛弃疾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
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解释:“柴桑”,地名,即江西九江,是陶渊明先生居住过的地方。
品读:这是诗人对陶渊明先生的评价。前一段四句颂扬陶先生的高尚人品,不怨贫,以纯朴之心与百姓交往,高风亮节。后一段则颂扬陶先生的诗作,清新淡远,淳朴真挚。若与东晋世家子弟王谢诸郎相比,显然要高出许多。
72、《卜算子。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
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
已缺两边厢,又豁中间个。
说与儿曹莫笑翁,狗洞从君过。
品读:诗人文如其人,幽默风趣,豪迈洒脱,他借孩子们的玩笑,自嘲自己脱落牙齿处为狗洞,拿自己开涮。
73、《鹧鸪天》 (宋)朱敦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