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在国外读书的那段日子,才猛然感受到孤单。黄亚秋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逢周末,在网上和父母视频聊天,报声平安。
刚离开家的时候,黄亚秋还不太习惯和父母这样远距离地交流。每次的谈话内容就像流水账一样。到后来,她和父母就好像在家里一样,天南海北无所不聊,大到国际政事新闻热点,小到柴米油盐过日子。
黄亚秋说,我本身就是个嘴馋的人,虽然西洋菜可以吃,但是久了也不习惯,吃了特别腻,还是觉得家乡菜、四川菜好吃。因为常常抱怨西洋菜太难吃,黄爸爸在视频的时候老是拿些好吃的东西馋女儿,特别是在女儿面前吃火锅,热气腾腾的火锅端上来,再配上鲜榨的辣椒,让在异乡的女儿格外想念家乡的味道。
快过年了,黄亚秋在英国的学习、生活也结束了,回到家想要吃的团年饭就是热热闹闹的火锅。黄亚秋说,吃团年饭最害怕的是没氛围,在火锅翻滚的高汤,腾起的热气中,举杯恭贺新禧,这种场合想冷下来都不可能。
回国在家 品尝妈妈做的年夜饭
“清汤的牛肉火锅一定是我们家团年的首选。”黄亚秋说,在国外的时候,最想吃牛肉火锅,除了原滋原味的牛肉可以享用外,新鲜的豌豆尖、白菜、萝卜、土豆、藕片、豆腐一一下进锅里,再配上鲜榨的红、绿辣椒,想起来就流口水。菜品丰富、营养全面、红红火火、热气腾腾、香香辣辣,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火锅不失为一个团年、众口易调的选择。
“在我们家做出来的牛肉火锅,堪比眉山的明华牛肉。”黄亚秋说,每一坨牛肉都是妈妈精心挑选的“钻子肉”,肉中带筋、筋里包肉,吃起来特别有嚼劲。牛肉要煮两次,第一次去血,第二次调味,牛肉出锅至少都是3、4个小时后了,可想而知,妈妈花了多少心血来烹制这个牛肉火锅。
除了搭配新鲜的蔬菜外,黄亚秋的妈妈还特地配上了他们家的凉拌大头菜,这是黄亚秋最爱的一道菜。大头菜只需生食,把它切成丝儿,需要配上佐料,吃在嘴里的感觉是酥脆酥脆的。妈妈知道她爱吃,年前就买了好多放在自家阳台里晾晒,为的就是让她吃个够。
“团年饭其实不是在于吃什么,而是在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说说笑,家乡的食物和人一样,永远是最实在不加雕琢的。”黄亚秋说。
第十篇:思念家乡的味道
生活中,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还有人们对吃的讲究,这种讲究蕴含着人们对事物认识和理解,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食文化越来越讲究,体现了对饮食文化的审美,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座风景宜人,依山傍水的小山城,座落在伏牛山区的层峦耸翠中,有着千年的悠远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着传统的美食考究,独特的文化意蕴。
我从小生长在平原农村,土里土气,带着浑身的泥土味儿,吃着红薯和红薯面窝窝头,喝着南瓜汤长大,没有出过远门,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嫁到这个小山城以前,不懂还有什么美食文化。
小山城其实原来就有一道很长的街道,分三个关,东头叫东关,全部住的是回民,中间叫大关,大关有一条横穿街道的大沙沟,沙沟以西是西关,大关和西关住的是汉民,我们家住在小城的东关,回民区和汉民区交界的地方,时间长了慢慢发现,小城的人们非常会生活,即使在贫穷的年代中,也非常讲究美食文化。在一起住久了,也学会了不少美食的做法,呵呵,我都快成半个回民了。
就说回民们的羊肉小笼包吧,那是早饭摊上的绝佳美食。每天早上几个蒸包儿,一碗豆腐脑儿,实在是上佳的生活。
做蒸包儿,首先选用羊肋骨上的五花肉,用手工刀剁,均匀的剁成肉末,比饺子馅还要细些,把葱花儿和姜剁成末糊儿,撒上十三香,倒上花椒大料油炸的油,顺时针快速搅拌,一直把肉馅儿觉的黏糊糊的成一团,香味扑鼻。在把发过的面团,揉了又揉,直到用手拍着面团发出翁声,切开象蜂窝儿一样,一层小洞洞,面才算揉成功,然后掐开面剂儿,擀成小片儿,包成小孩拳头大小的包子,包子上边儿捏的像菊花一样,中间留个小口口儿,放在一层层铺上松针的小笼屉里,把笼屉放在锅上,用批柴大火把水烧开,等上圆气后,改用小火儿再烧几分钟。出笼后的包子雪白细腻,在留小口的地方往馅儿里点入三两滴小磨香油,那四溢芳香的味道,勾起馋虫,忍不住垂涎欲滴,吃一口嘴角流油儿,口齿留香,即使天津狗不理包子也远远不及。
在我们门前的街道上十字路口处,东边是有名的回民羊杂小吃店,店家把羊肚子羊肠子翻过来清洗,羊蹄子羊头褪得干干净净,放在锅里煮成羊杂汤,放入葱姜大蒜,红辣椒油、吃的时候把羊杂切小片,用滚烫的羊汤过滤两边,再放一些香菜,咸辣爽口。五毛钱能买大半碗羊杂儿,汤随便喝,一毛钱一个大火烧或着两个锅盔伢子,就是一顿美美的饱餐,冬天喝了暖肠胃、夏天喝了祛湿气,特别是小孩子们,一到店铺门前就如同两腿灌铅,拉着屁股不走,大人只好买上一碗,小孩子们辣得小脸儿通红,嘴里直流哈喇子,吸溜吸溜的,还不住地说好吃,不辣。
说起赵四儿的火烧店,和羊杂店挨门邻居,在小城中可是最有名望的,赵四人很实在,舍得下料,技术高,做出来的椭圆形的大火烧儿,有咸的有甜的,一层一层的,吃着焦香脆嫩。每天早上,赵四用手指夹着小擀杖,两头敲在铁案板上啷啷一响算是开张了,来买火烧的人乐意不绝,排成长队,曾有多少人拜他为师,却做不出那火烧儿的样子和味道。
羊杂铺的对面是张老大的锅盔伢店,那三角儿的锅盔伢儿子,表皮粘一层芝麻,皮焦肉软,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准你百吃不厌。
十字路口以西是大关,两边一家挨一家的卤肉店,每家用的卤料和卤汤都是自己的世代秘传。一家家味美色鲜的卤肉,各有千秋,味道各异,那四溢飘散的香味,刺激着肠胃躁动不已,忍不住吞咽口水。还有那些诱人的卤猪尾巴,一个个锃光发亮,圆圆长长的,一头粗一头尖,猪尾巴是猪身上最活跃的部位,一天要摇摆上千次,所以人们说是活肉,吃起来最香,另外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卤猪尾巴能治小孩子流哈喇子,大人们也常常给小孩儿们掏一块钱买一根猪尾巴,够啃半天,吃的脸上油噜噜的,大人们坐在卤肉店里,切块卤肉,打几两小酒,喝个一醉方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