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擅长射箭的列子向朋友卖弄自己的箭术。他在自己的手肘上放了一杯水,再将箭连续射出,动作奇快无比。第一枝箭刚射出去,第二枝箭已搭在弦上了,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杯中的水竟然没有一滴洒到外面去。
然而,站在一旁的道士说:“你这箭术还不够好,跟我来!”他们上了一座高山,双脚踩在摇摇欲坠的石头上,身旁就是万丈深渊,道士对他说:“在这里你可以泰然自若地射箭吗?”
列子早已吓得趴在石头上,动也不敢动,流了一身的冷汗。道士说:“真正得道的人是一脚踩在青天,一脚踩在黄泉,你现在不过是站在高山就吓成这个样子,你的箭术要称得上一流还差得远呢!”
宋代的苏洵有言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兴于左,而目不瞬。”说的也是制敌之道。
第二篇:
有一个技艺高超的射手,百步穿杨。方圆百里无人能出其右。由于没有对手,让他感到百无聊赖。于是决定到别的地方找找看有没有高手。
离开家乡已经一个多月了,他还是没有碰到高手。
这一天,他经过一个村子,惊讶地发现在村子里的墙壁、木门、还有树干等等地方上都有被命中红心的箭靶。“这里一定有一个射箭高手。终于找到可以跟我一试高低的人了。”他边想边露出了微笑。
于是他在村子里寻找,打听那位高手。
很快,他便在村子东头的小树林里找到了那位“高手”——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
他正奇怪,看到小男孩拿起了弓箭瞄准最粗的那棵树,“飕”的箭射了出去扎在树干上。
小男孩接下来的举动把神箭手差点没气死,他用笔围着扎在树干上的箭一圈一圈地画着箭靶。神箭手离开了村子,又开始去寻找高手。
第三篇:
春秋时候,楚国有个擅长射箭的人叫养叔。他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枝上的叶子,并且百发百中。楚王羡慕养叔的射箭本领,就请养叔来教他射箭。养叔把射箭的技巧倾囊相授。
楚王兴致勃勃地练习了好一阵子,渐渐能得心应手了,就请养叔跟他一起到野外去打猎。打猎开始了,楚王叫人把躲在芦苇丛里的野鸭子赶出来。野鸭子被惊扰后振翅飞出。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射猎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山羊。
楚王心想,一箭射死山羊,可比射中一只野鸭子划算多了!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山羊,准备射它。
可是正在此时,右边突然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想,若是射中罕见的梅花鹿,价值比山羊又不知高出了多少,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梅花鹿。
忽然大家一阵子惊呼,原来从树梢飞出了一只珍贵的苍鹰,振翅往空中窜去。楚王又觉得不如还是射苍鹰好。
可是当他正要瞄准苍鹰时,苍鹰已迅速地飞走了。楚王只好回头来设梅花鹿,可是梅花鹿也逃走了。只好再回头去找山羊,可是山羊也早溜走了,连那一群鸭子都飞得无影无踪了。楚王拿着弓箭比划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没射着。
第四篇:
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没有传授具体的射箭技巧,却要求他必须学会盯住目标而眼睛不能眨动,纪昌花了两年,练到即使椎子向眼角刺来也不眨一下眼睛的工夫。飞卫又进一步要求纪昌练眼力,标准要达到将体积较小的东西能够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处看到一样。纪昌苦练三年,终于能将最小的虱子看成车轮一样大,纪昌张开弓,轻而易举地一箭便将虱子射穿。飞卫得知结果后,对这个徒弟极为满意。
学习射箭必须先练眼力,基础的动作扎实了,应用就可以千变万化;企业的经营也是一样,基本的人事、财务、技术、业务一定要好好掌握,那么后续就可以鸿图大展了。
办企业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砖,而忘记打牢基础,总有一天塔会倒塌。
第五篇:
关尹子是著名的箭术教师。列子跟他学射箭。有一次,列子接连几箭都射中了靶心。他高兴地跑去问关尹子:“老师,我可以算学会射箭了吧?”关尹子反问他:“你自己知道了能射中靶心的道理吗?”列子说:“那我可不知道。”关尹子说:“那不行,你还不能算是学会射箭了,回去再学!”列子回去以后,认真琢磨射箭的道理,又苦练了三年,箭术进步得非常快,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他又去向关尹子报告自己的学习成绩。关尹子还是问他:“现在你知道能够射中靶心的道理了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高兴地鼓励列子:“好!这样你可以算学会射箭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它包含的道理。学射箭应该这样,治理国家和做人更应该这样。”
小故事大道理:列子虽然接连射中了靶心,关尹子却不承认他学会了射箭。为什么?因为列子并没有掌握射箭的规律。不掌握规律而射中靶心,是偶然的;掌握了规律而射中靶心,才是必然的。关尹子不愧是著名的箭术教师。我们做事情要有成功的把握,就应该努力去掌握规律,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
第六篇:
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他能够在百步开外射中杨树的叶子,这样的射技举世无双,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得上,陈康肃对自己的本领很是自负。
有一次,陈康肃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有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康肃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陈康肃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旁边围观的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头儿,仍用斜眼瞅着,只稍微点了下头。
陈康肃见老头儿似乎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又生气又不服气,就放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不够精吗?”
老头儿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的多了,手熟而已。”陈康肃终于发怒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的绝技!”
老头儿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个道理的。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说完以后,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盖着铜钱的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等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星子都没有沾上。在人们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陈康肃看完了表演以后笑了起来,客客气气地把卖油翁送走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