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足未必常乐的例子
有句老话“知足常乐”,意思是人若懂得满足就可以常快乐。真的是这样吗?人知足了就可以常乐了吗?
我觉得知足只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想法,知足就是说自己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之中,不求上进。一个人应不断追求,不断进取,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过去的成功已是过去的,不代表现在如果因为取得一点成功,自己就认为可以“知足常乐”了,这样就放弃了追求进取,而在原地踏步,不如不获得成功。也许还不如失败的好呢。因为得到了失败的教训,这样反而会激起人的斗志,获得更大的成功。
被人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收音机等之后,就“知足常乐”了,骄傲自满了,并说出了“不要向我提出什么意见,因为再好的意见也比不上我的头脑”。最后,因为他的固执,不肯将直流电改为交流电,使这件事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败笔。
而与爱迪生刚好相反的则是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_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从几吨沥青中提炼出了一克镭,但她并没有因为发现了镭而知足常乐,而是马不停蹄地继续研究,之后,她又发现另外一种新的元素钋。她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个两次获得偌贝尔化学奖的人。据说,有一次她的一个邻居带着一个小女孩到居里夫人家玩,那个小孩临走时竟然把居里夫人获得偌贝尔奖的奖杯拿走,女邻居急忙阻止小孩,可居里夫人却说:“不要紧,那是过去的事了,对我来说只有不断的发现才更有意义”。
看,居里夫人与爱迪生之间的差别有多大,一个“不知足”,一个“知足”,带给人的却是不同的处世方法。我认为,知足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想法,而不知足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不知足可以成为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可以促使人们更加努力的向上发展。
所以,我认为不知足才能常乐。
“多多”未必“益善”
“多多”未必“益善”
书读得多可以高谈阔论,知识积累得多可以立足于社会,好事做得多可以是心情愉快,朋友结交得多人生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非什么都是越多越好。万事都需要讲个“度”。
比如钱。挣取固然是好,但人不是为钱而活,整日奔忙下来真正得到的又有什么?钱带不进棺材的。知足者常乐,够用即可。手中的钱过多容易让人忘记勤俭节约,还有些人因此而变成了“只认钱比认人”。再比如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导致国家的“地大物博”变成了人均的“地少物缺”。人口过多已对我们的环境资源造成了种种严重的问题。人口的越来越多,再给国家带来财富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由此可见,无论从社会还是从国家,并非什么都是越多越好,万事都应该讲个“度”。
社会,国家需要讲“度”,那么我们的中学校园里是否也应该讲“度”呢?当然需要。比如考试。考试可以检查我们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频繁的考试就,比如半月考的安排就不太合理了。高中学习的紧张是众所周知的,学习越紧张学生就越渴望休息,而半月考却占去了学生的自习课和休息时间,这只能使学生更加劳累,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和应付心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是不利的,所以考试要真正起到考试的作用,就不要过于频繁,适度即可。
在我们的周围需要讲“度”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多”的“有度”才能“益善”。
第二篇:知足未必常乐的例子
人啊,永远没有完全知足的时候,日子平静安逸的时候,就想着干点什么打破这种宁静。
太安逸了似乎就显示不出自己的特别,证明不了自己的存在,好像按部就班的活着就是一种浪费。
我觉得我也算是一循规蹈矩的孩子,我没有做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事,不轻易和谁同流合污,不喜欢顺着大趋势而去。不是我喜欢特立独行,只是我就是这样一种性格罢了。谁不喜欢,谁就离我远点。我从来不喜欢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事,永远不会和我挂上钩。就算打掉了牙齿吞到肚子里,我也不会轻易去乞求谁。我四肢健全,身心健康,大好一未婚上进女青年,用得着么我。
我不羡慕谁谁结了婚,但是我却羡慕有儿子的女人。哎,干什么都催我找男人结婚啊,弄得好像真的像是嫁不出去了似的。我好好的照顾着自己,也没什么吧,我享受一个人的生活还不行么?婚姻也许是女人的宿命,但是未必结婚就是最好的吧。和我抱怨婚后生活不如意的女人不只一两个,甚至告诉我,她想恢复单身。。。其实,人活着,就那么回事吧,没必要总是按照大趋势,大家的意愿去走那个过程吧。也许我对待男人和爱情没有那么大的积极性,我不是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只是觉得,没有那个必要。没有男人的时候,可以给我安全感的就是钞票。。。我不是拜金女,只是在正常状态的现实着罢了。。结了婚,那个男人就一定可以给我想要的生活么?
情书收过,鲜花收过,恋爱也恋过,受过伤,也伤过别人,足以证明我是一正常人就好了。只想等到那个可以牵手一辈子的男人了,不想在经历无果的恋爱。那是耍流氓。。。唯一的遗憾,男人我还没到追过。。。也是没遇到那样的男人吧,也是自尊心强吧。谁知道呢。
总有人说我这态度有问题,好吧,姑且承认有点问题吧,我还不想为这事积极主动,我在自己心底答应爸妈,三年内一定结婚。最好是奉子成婚,一步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