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夏日美文(6)

优美 发布时间:2017-09-20 08:22
[摘要]在夏天的季节,我们需要一种清凉,让自己感觉到不是很热,有很多这样的美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份心情;下面请看清凉夏日美文。
 
“这是我的儿子,随我一起来了,详细的计划,由他来说吧。”
 
高大的牛根子树枝叶婆娑,直插云天,大榕树亭亭如盖,遮天蔽日。树荫之下,原野风儿徐徐吹来,使人感受到这个夏日里份外的清凉。
 
“树荫会议”结束了,我们告别了廖祖彬老人,还有可爱的孩子们,满载沉甸甸的爱,车子顺着乡间小道,原路返回。
 
半途中,依据梁小明先生的提议,车队驶上了天星寺。
 
323国道的南侧,山坡之上,松林掩映处,天星寺到了。
 
天星寺也叫天星禅寺,是四五年前新建的一座寺庙,飞檐翘角,巍然耸立,远远望去,很有几分巍峨的宫廷气派。
 
天星寺规模庞大,等到中心大殿建成,需要耗资八百多万。
 
走进天星寺,甚觉别样,里面是宾馆一般的洁净雅致,而少了寻常寺庙那种木鱼声声,香烟缭绕的景象。
 
接待我们的是年轻的果纯师傅,女的,应该是该称作“尼姑”吧。此人年纪不大,约莫三十来岁吧。果纯师傅一脸平和,慈眉善目的,她头上裹个黑头巾,穿着一袭淡灰色僧袍,宽大松弛,走路时,袍子也会随之来回颤动。
 
我一向是不信神佛的,一般也很少光顾寺庙,但此时此地,却没有了僧俗两重天之感。天星寺的幽静纯洁,彻底扫除了都市的喧嚣与纷扰,有一种与世无争,亲近自然,回归林泉的味道。
 
天星寺前方有一块露台,宽敞洁净,屹立其间,可以极目如黛的远山,碧绿的原野,平直的马路,还有那绿树掩映中的房舍。
 
一位胸挂像机,戴个红色帽子,频频拍照的青年落入我的视线。趁着饭前空隙,我们攀谈起来,原来他是会昌义工协会的领导之一,外联部长孙超。
 
孙超得知我是搞写作的,很感兴趣,交谈中,他告诉我,他开了一家美发店,还开了一家传媒公司,经常会拍摄些微电影,有机会,可以请我为他们写些底稿,作为对会昌文人的支持。
 
问起义工的事,他笑笑,这份工作没有任何报酬,都是无偿的,他也不需要靠这个赚钱,他的传媒公司是会昌几乎唯一的一家(孙超原话),生意还不错,下午还得赶去洞头乡,录制晚上的农歌会节目。
 
我有些不解,问他:“农歌会录制不是会昌电视台的事么?”
 
孙超坦然相告:“电视台已经把农歌会摄制业务外包给我们公司了。”
 
我若有所悟,遥望着莽莽的群山,点了点头。
 
送温暖,献爱心,参与公共事务,融入社会主流,决不是虚无主义。社会需要更多的孙超,以及孙超式的热心人物。
 
正在此时,露台内侧出现一个中年男子,高个子,体型偏瘦,很斯文,皮肤白皙,满眼笑意,伸展出右手,快步朝我们走来。
 
“黄书记来了!”
 
“黄书记”是指会昌纪委的黄红民书记,我仅在网上见过些,朦朦胧胧的。
 
小密乡是会昌纪委的挂点单位,平日里,纪委的干部会经常下来指导工作,协商策划,内引外联,共同参与一些事务,排除一些实际困难。
 
孙超蓦然回首,几乎同时,我俩伸出了右手,只是我比孙超前一个身位。
 
孰料,黄书记侧个身,把手先伸向了孙超,握了握,而后,又把手转向我,也握了握。
 
我愣了一下,终也明白过来,因为孙超穿的是红马甲,鲜艳夺目,上有“义工志愿者”字样,而我穿的是“便衣”,义工人员,在公共场合,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目光。
 
这一切,在稍后的时间里,也会得到验证。
 
一瞬间,午饭时间到了。因人员较多,素斋备有两席。因迟缓了些,第一席已排满,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坐至了第二席上。
 
寺庙的午饭是清淡的,百分之百绿色食品,酒水更是消失无影,但是大家都吃得有滋有味的,真可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黄书记是哪里人?”
 
吃饭前,我问孙超。
 
“不知道,没有问过。”
 
孙超摇摇头,一脸惘然。那也是,没有深交的人,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去探问一个领导籍贯的。
 
纪委书记属于县委常委,领导我见过不少,但“常委”却接触不多,提起“常委”二字,我总会联想起电影《巍巍昆仑》里的战略决策的五大常委。
 
吃饭时候,我注意到第一席上,坐着的也并非是清一色的“领导”,黄红民的左侧是果纯师傅,右侧是梁小明,其余人员,有曾鹏飞、郭华新,还有义工人员,他们全无拘无束的,在这清凉的夏日里,和谐共处,谈笑风生,亲如一家。
 
席间,果纯师傅介绍了寺庙的一些情况,他们招收了一些学生,在传授传统国学……比如端饭给人家时,要用两个手,不能一个手。
 
果纯师傅还比划了一下,大伙都笑了。
 
席间,黄红民从第二席经过,看见了梁小明的儿子,坐在了第二席上,他亲切地招呼了一声:
 
“小梁,你是客人,怎么不坐到这边来呢?”
 
小梁摇头,笑答:
 
“不用,坐这里,一样的。”


编辑:ctwxc

相关推荐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