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作品名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外文名称 Company of everyone.
创作年代 春秋时期
作品出处 《论语·述而》
作 者 孔子及其子弟
释义:
【三】虚数,极言很多。三、六、九、百、十、千都一样。此句中泛指多个人。焉:是兼词“于之”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翻译:“几个爱好相同的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师】效法。<此处若为老师,则翻译不通顺。人非善则为不善,二者必居其一。如是老师,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做老师了。拜好人为师,大多数人可以做到。但是要拜恶人为师,恐怕只有恶人了。更何况古代有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师怕是更拜不得了。效法就是模仿去做的意思,在此处就很通了。善的就正面去模仿,叫做 从;不善的就反面去模仿,叫 改之。希望能更正过来,不要再好为人师的误人子弟了。>
简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事例:岂不闻焉,则要你择其善者为亲友。
明·无名氏《你猜》第一折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 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意思是: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如果没有,就要加以防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最近有朋友看了我在天涯发表的《孔子名言警句录》英译,对其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英译提出质疑,现解答如下:
先看看我对整句话的翻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www.ctwxc.com
The Master said, “In a party of three there must be one whom I can learn from. I will pick his merits to emulate them, and find his demerits to amend mine.”
再看看国内外一些书里的翻译:
1. 汉学家理雅各英译: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 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 I will select their good qualities and follow them, their bad qualities and avoid them.”
2. 汉学家Arthur Waley的英译: Even when walking in a party of no more than three I can always be certain of learning from those I am with. There will be good qualities that I can select for imitation and bad ones that will teach me what requires correction in myself.
3. 王福林的英译: When I walk together with two others, they can surely serve as my teachers. I'll find out their merits so as to follow them and their demerits so as to avoid them.”
4. 赖波、夏玉和译:When walking in the company of other men, there must be one I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I shall pick out his merits to follow and his shortcomings for reference to overcome my own.
5. 潘富恩、温少霞译:When three are walking together, I am sure to find teachers among them. I will select their good qualities and follow them, their bad qualities and avoid them.
6. 丁往道译: Whenever I walk with two other men, I can always find teachers in them. I can learn from their good qualities, and correct those faults in me which are like theirs.
我认为以上6位的翻译各有其不妥之处,综述如下:
1. “行” 不等于 “walk”
我认为把 “行” 译成 “walk” 是不妥当的。不错,中文今译大多把 “三人行” 翻译成 “三个人同行”,但这绝不意味着这三个人一定是一起 “步行 (walk)”。(试问,“明天我将与你们同行” 就一定是步行吗?)我请教过几位语文老师,他们全都认为“行”没必要翻译成“步行”。
我把 “三人行” 译成 “a party of three” 就有 “三个人在一起”、 “一行三人” 的意思。这里强调的是三人成群的事实,而不在乎他们的行动方式。
还有人会问,a party of 是 “一伙人” 的意思,是不是含有贬义呢?
事实是,词典里的a party of的众多例子大多是中性或者中性偏褒的,它不一定译成 “一伙人”,也可译成 “一群人”、 “一行人” 等。如:
A party of school children is going to France. (DCE) 一群中学生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we met another party of people climbing down. (JED) 另一拨人
A part of four checked into the hotel. (FWF) 一行四人或一伙四个人
I remember the evening a party of us went for a picnic by the Black Sea. (Mansfield) 我们一行人
2. “必有吾师” 的 “师” 究竟是一个或者多个
其实,究竟有几个值得做我的老师并不重要。一个或者几个都有可能。但是“必有”(there must be …) 是一种猜测语气,而用猜测语气说话的人,总会下意识地使用一种“保险策略”,就是把他认为可猜中的数定为最小。而保险猜中的最小有效数就是“一”。“你们三个人中,肯定‘有一个’是知道这件事的!” 说这句话的人没有受过什么语言逻辑方面的训练,但他天生就会用“一个”,就是因为这种“保险策略”使然。所以我译成 In a party of three there must be one whom I can learn from 是没有错的。这样说仅仅是出于语言惯性,不应该去较真究竟有多少个值得学习的。
3. “师” 非译成老师不可吗?
其实,译成老师完全没错,但我译成“值得我学习”也有我的考虑。中文有“一字之师”的说法,意思是说某人在某一个字的精辟理解或巧妙应用方面可以当我的老师,实则是他在这方面值得我师法(learn from)。假如译成英文,“teacher”跟“learn from” 便有所差异了。“teacher” 容易让人联想到教与学双方的“社会契约关系”,说白了就是容易让人误解成真正的师生关系。比如说有一天你指着一群人说,里面有我的老师,那么跟你在一起的人一定会问:哪一位呀?教你哪一科呀?瞧,当真啦!从古文到现代文就有可能产生歧义,译成英文后就更难免了吧。
4. “三” 是个约数,而上述1、3、6译例却把它整成确切的数字
在古汉语中,“三” 常被用来当作一个约数,用于表示 “多”, 如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说的是柳下惠当典狱官时 “多次” 被罢黜。也可以用于表示 “少”,如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
我们知道三人才能成群,可见 “三” 是成群所需的最低数字。但这个 “三人行” 的实际人数并不局限于三个,它可以是四个五个不等,所以 “三人行” 的实际含义应该是 “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在一起”。
我们翻译时不妨照样用 “three” 这个词来跟 “三” 对应,毕竟读者不会太介意,但如果刻意强化数的准确性, 那就是自找麻烦。
以上三译例的问题恰恰是拿数字来较真,硬是把 “约数” 变成 “确数”。他们译成Whenever I walk with two other men,是在明确告诉读者这个 “三” 就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因为只有确数三减去一才能等于二)一个本来可以不加渲染的 “约数” 就这样被他搞成了 “确数”,这个险本来是不用冒的。
5. 孔子本人不应包含在 “三人” 之中
以上三译例中的Whenever I walk with two other men是在明确告诉读者,他把孔子也加到 “三人行” 的三个人当中去了。这就奇怪了,要向别人学习,难道非要加入进他们当中才可以吗?你想要向香港凤凰卫视 “铿锵三人行” 的三个节目主持人学习,有必要跟他们一起步行成为四人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