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僻山野,原始却很温暖

抒情 发布时间:2015-05-26 08:35
[摘要]第一篇: 天晴的特别的好,天蓝的那么的洁净,没有一丝的云朵,阳光很温暖,在这冷的早的冬天里,这样温暖的阳光,就显得特别的可贵。 可是,面对这晴的那么好的日子里,却显得茫然无措,本来着想要回到乡下家乡的村庄里去,和熟悉的村庄,熟悉的人在一块,
第一篇:
 
       天晴的特别的好,天蓝的那么的洁净,没有一丝的云朵,阳光很温暖,在这冷的早的冬天里,这样温暖的阳光,就显得特别的可贵。
 
  可是,面对这晴的那么好的日子里,却显得茫然无措,本来着想要回到乡下家乡的村庄里去,和熟悉的村庄,熟悉的人在一块,心里会轻松些,温暖些,但是,回去的路途上,听说那高高的山梁上落雪了,对落雪的路面是害怕的,也没有特别急的事情,就打消了回去的念头。
 
  回到小屋,面对窗外温暖明媚的阳光,心无论如何是在小屋里安放不住了。就像打开了笼子的鸟儿一样,纵然笼子里有安逸的生活,衣食无忧,不用操心生活,但是,面对窗外的阳光,心却渴望飞翔,向往那更远的地方,心就不能安于小屋内的生活了。
 
  但是,面对熟悉而陌生的地方,面对忙忙碌碌的人群,却不知道去哪,就像落单的雁一样的孤单,茫然了。
 
  在临窗的桌前坐下,把那没有写完的东西续写了点,心情稍微平静了点,沐浴从窗户撒进来的阳光,让人感到温暖,惬意。但是,就像茧一样,随着双手在键盘上跳跃,我感到仿佛在抽着内心的丝,直到抽到疼了,感到快抽尽时,虽然享受抽丝时美好的感觉,却在抽丝之后,感到虚空的疲惫。脑子也轻松不下来,身子也感到累,面对碧蓝的天,温暖的阳光,怎样都不想在小屋里呆了,感到小屋里阴冷,沉闷。
 
  终于找了个理由,去山野里找点引火的柴火吧!
 
  于是,就开了车,一溜烟的出了小区,依着乌黑的柏油路,很快的就驶出了喧闹的城市,山野的安详,寂静就涌来了。
 
  村庄在温暖的阳光里,房屋静静的立着,屋顶上冒着烟,给人温暖的感觉。有人在村庄里忙碌着干着活。有的在修屋基,有的在弄柴禾。还有人在场院里沐浴着温暖的太阳打牌。给人温暖,安详的感觉。
 
  穿过一个个村庄,车在乌黑的柏油路上平稳的形式,一会儿依着山,山是枯黄的,在阳光下并不萧条,凄凉,还给人温暖的感觉。路外的河水,虽然枯瘦了,也在白花花的石头间欢快的流淌。田地里没有庄稼了,只留下庄稼的秸秆,让人感到开阔。路旁树木的叶子,大多都落了,挺立着枝桠。还有一些树上残留着些叶子,在风中就漂落,像蝴蝶一样飞舞。车经过时,也掠起了落叶。
 
  心儿随着车子一块在路上飞翔,车内和外边的阳光一样温暖,就让人感到仿佛鸟儿飞出了笼子,在蓝天下飞翔,是那么的自由,轻松。
 
  经过了许多的村庄后,到了一处幽僻的地方,路外有偌大一个空坪坝,就在坪坝上停了车,一块的妻子去坪坝边捡引火的柴了,我就车里躺下,透过车窗玻璃看山,山就像环儿拥着我们,阳光下的枯黄的群山,变得那么的柔和,温暖。阳光从山头上,直接撒了下来,沟儿底,我停车的坪坝都在阳光中,明媚儿温暖。没有任何的声音,沟儿里静静的,感受这份自然的宁静,我感到仿佛逃出了喧闹,心也变得那么的踏实,轻松。觉得仿佛回到了家乡,双脚踏在泥土上,嗅着泥土的气息,感受这份自然的宁静,心就会轻松下来,不操心工作,也不操心生活,而是依着泥土,随着季节,岁月的波流而安静的生活着。
 
  也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孩子,终于从劳累中脱身,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一样,感到那么的温暖,踏实,不再惧怕风雨。
 
  在这自然的寂静中,脑子就融入到了这清幽里,达到了什么都不去想的境界,脑子轻松了,身体也一道轻松了下来。就那么躺在座位上,竟然像孩子一样睡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妻捡够了引火的柴火,敲击着玻璃说要回。才看到,太阳在西边的山头上了,山沟儿里不再温暖,而是有寒意袭来。
 
  装了东西后,一路很轻快的回来了。往回走的时候,阳光在西边的上头撒下来,透过车窗落进车里,那么的温暖,柔和。
 
  村庄里的人,依旧在忙碌着,各家的屋顶都冒着烟,那是屋子里温暖火炉伸出来的烟管,那是人家烟囱冒出来的烟,在暮色来临时,忙碌了一天的村庄里的人,在温暖的火炉边,吃着喷香的农家菜,喝着自己酿造的酒,屋子里就充满了温暖,幸福。
 
  想着,让人羡慕了,就想着回去,有了引火的柴火,也把炉子烧燃,让屋子里也充满了温暖,幸福。
 
  我们是永远都飞不出笼子的鸟儿,在飞出笼子后感受到了外边的世界之后,享受了那份宁静,也感受到阳光之后的凄冷,回到笼子后,会更加的珍惜属于自己的幸福。
幽僻山野,原始却很温暖
第二篇:
 
    上个双休日,驱车五小时到达皖南休宁县与黟县交界处的岩坑村。自铜陵到黄山一百多公里沿线,高天碧兰,红叶满山,绿水澄澈,山村粉黛,真正的非常养眼。车过渔亭,往南拐进村道,岩坑老吴早已在道旁等候多时了。
 
    岩坑是一个小山村,此地的山是很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通红。在这红色的山丘中,上世纪七十年代修了一个水库,叫排岭水库,老吴就是排岭水库的管理员。虽说他是个四十开外的庄稼汉,但颇具文化素养,头脑也灵活。看到乡野旅游日见红火,便利用自己管理的水库和自家新建的楼房,办起了农家乐旅游。
 
    到老吴家来玩的游客都是预订的,今日就我们一家。方圆十几里的水库中就我们一条船在游弋,纵横交错的小径上就我们一家人在游走,难怪老吴戏说我们今天是总统级待遇:“周围都戒了严”。
 
    这里不但山水美,而且地质人文资源丰富。小船进水库经过几个弯道,迎面一堵红色绝壁,高可摩天。绝壁上爬满藤箩,几十方摩崖石刻赫然在目。有一幅题刻“寿富康宁”上的“富”字少了一点,是老祖宗告诫后人,不要露富。此处原有一座石门寺,在那个年代被夷为平地,至今仍有满地的碎砖残碑。此寺院取名“石门寺”是缘于它右侧有一天生桥飞架在半空。桥长约五十米,宽有十余米,高约三十米。桥洞曲拱半圆,十分完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据老吴介绍,我国某知名学者说,该天生桥的规模和完美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随着游船不断深入库区,两岸山峰上红叶更加茂密,水面如镜子一样平滑,偶有三两野鸭惊飞于水面,带起一串涟漪。右面有悬棺山,高耸于青天,左面有天泉书院,当年朱熹曾在此讲学数年,可惜书院已沉入库底。前面两山之间一座孤岛,形似泰坦尼克号。再往前,右面山上挂满了一个个灯笼样石鼓墩,又似一排保龄球悬挂于山腰。小船再往库区深入,一面高约百米,宽达三百米紫红色大石壁,在斜阳的映照下鲜红夺目。老吴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前来考察后得出结论,此处山体是十分难得的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主要特征都具备无遗。
 
    过此处不远,只能弃舟登岸,惊起十数只在水草滩里准备过夜的鸳鸯。以往只见过水中鸳鸯,飞上天的鸳鸯还真是头一回见到,大家连声说:难得、难得。脚下淤泥上盖着厚厚一层水草和青苔,虽然软且湿,但不粘鞋。一滩地上矗立一块锥体巨石,极像一座黑色的金字塔。丛丛芦苇中,一行行新鲜的野猪脚印十分清晰,仔细辨认,是一头大野猪带着几只小野猪到这里拱翻泥土吃芦苇根的,可见这里的生态很好。夕阳下串串野果挂在山边,鲜红鲜红的,不知能否食用,但色泽已够馋人的了。
 
     天色已黑,随着欸乃的浆声,回到老吴家。今日正好是农历十月十五,一轮圆月高挂在山梁上,很是耀眼。一顿农家美味之后,在静寂到极点的氛围中一觉睡到天明。
 
     清晨,爬上屋顶平台,远近的山峦田野蒙蒙胧胧,浓淡有致。美丽的朝霞已升起在东方,新的一天旅程又要开始了。
 
 
 


    编辑:ctwxc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