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刘若英是台湾少数在歌坛、影坛表现都十分亮丽的女艺人。
但在她最初入道的时候,陈升却对她说:你既没有一副漂亮的面孔,也没有一副好嗓子,唱歌真的不适合你,
然而倔强的刘若英却对他说:唱歌是我的梦想,如果不能做到,我宁愿留在最靠近它的地方。
于是,刘若英从当制作助理开始,做了大量幕后工作,除了专业的,还包括安排进录音室的时间、甚至倒茶、拿盒饭……一边当制作助理,一边录了个人第一张专辑。
终于,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奶茶姐成功了。
第二篇:
在羽泉俩还是学生的时候,曾经两人都各自在酒吧走场,苦苦搜寻搭档。有一次学习外贸管理的胡海泉在酒吧唱歌,学企业管理的陈羽凡突然上来合唱,于是有了现在的羽泉。
后来签约滚石。最美、冷酷到底被唱遍全国各地。
还记得当时老师上课走向讲台时,我们连续唱着冷酷到底最后的那三个字,我爱你,让老师都不好意思了。
他们的事业也曾经历过低谷,甚至曾经遇到解散的艰难,但是他们还是坚持过来了。十几年的不离不弃,在属于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城市,走着他们自己风格的向上人生路。
羽泉,早已不是一个组合的代名词,而已经成为一个流行时代的标志。
第三篇:
周杰伦五岁就开始学钢琴,高中毕业后,周杰伦没有考上大学,只能到餐馆当服务生,当中的坎坷心酸也经历过不少。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周杰伦被台湾乐坛老大吴宗宪“相中”,进入吴的公司作音乐制片助理。其间,他不停地写歌,但他的歌太稀奇、太古怪,被很多歌手因不理解而拒绝。(华仔也拒绝过他的眼泪知道)就连当时被认为最前卫的张惠妹也说不能理解。
然而周杰伦还是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创作。
后来,吴宗宪抛给他一个机会:10天,写50首歌,然后挑选10首,自己唱,出专辑。终于,他的第一张专辑《JAY》问世,立即轰动歌坛。紧接着的第二张专辑《范特西》又风靡流行音乐界。
2003年,周杰伦荣登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人物,该杂志赞许他为“新一代的亚洲音乐天王”。他是继王菲,张惠妹之后,第3位出现在著名的《时代》杂志封面的华人歌手,也是唯一的一位华人男歌手
第四篇:
刀郎的成名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17岁的刀郎高中还未毕业,便从资中县来到内江一个歌厅里学习键盘乐器;两年后又到成都、重庆、西藏、西安,跑摊混了4年多。 一边漂泊一边学乐器,也做过流浪乐队的键盘手。
2001年,刀郎还出了一张流行和时尚音乐拼凑的专辑,结果只卖了2000多张。遭遇失败后,天天泡图书馆,还到戈壁滩、到维吾尔族老百姓家采风。每天写三至四首歌,一年下来写了一千多首,现在已写了3000多首歌。
后来他走遍中国各地(道听途说,不知是否为真),在酒吧,KTV、电台等地请他们尝试播放自己的歌曲。记得高中时有一个同学把刀郎的《冲动的惩罚》歌词写到了作文上(基本没改动)当时还被老师给了高分。。。
2004年1月6日,专辑《2002年第一场雪》面市后,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也许就上面那点宣传),专辑中的《情人》《冲动的惩罚》《2002年第一场雪》等歌曲相继从新疆火到全国。
第五篇:
以前竟然一直都不知道阿杜是新加坡人。他那副嘶哑柔情的“铁砂嗓”让人难以忘怀啊。
阿杜服完兵役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建筑工人,虽然儿时做歌手的梦想暂时不能实现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唱歌。每天傍晚,他都会开着车来到一片空旷的工地,身边是自己养的一群野狗,他把音响声开到最大,然后竭尽全力的喊出声来。就这样他练就了“铁砂嗓”,还因此被人戏称为有“狼人”的血统。
记得当时磁带上阿杜最多的就是这张照片。
阿杜能实现梦想、进入演艺圈完全是机缘巧合。生性内向的他因为害怕在公众场合唱歌而错失了很多机会,直到朋友瞒着阿杜替他报名参加试音比赛,他才从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被唱片公司相中。阿杜坦言:“因为是在一个只有3个评委的小房间里单独唱,所以才会不紧张,发挥正常。”
听阿杜第一首歌是《他一定很爱你》。之后才听他的《天黑》和《坚持到底》。还记得高中有当时经常哼着阿杜的那首andy,有一次蹲着哼到:希望‘所有好朋友都能站起来’的时候同学开了一句玩笑:都站起来了,那你干嘛还蹲着
第六篇:
马天宇的故事更多的是感动,坚强。
马天宇五岁的时候,妈妈骤然去世,爸爸欠了一身的债,离家出走。他被爷爷奶奶带大,因为3块钱辍学。带着7毛钱离家打工。他做过杂工,洗碗工,酒吧服务生、服装助理。
马天宇的妈妈是在八月十五去世的,所有马天宇从来不过八月十五,在别人都在这一天团圆的时候,他却在每年的这一天,在妈妈的墓前,拔坟前的杂草,烧香,祭拜。
第七篇:
王杰从小就跟着爸爸到片场当临时演员。但是12岁时,父母离婚,留下王杰自己一个人在学校留宿,并且要过着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养活自己的生活。
生活非常艰苦,19岁的王杰背着行囊到了台湾,在台湾很戏剧性的场面认识了第一任妻子,很快妻子怀孕了,因为当时王杰拿的是香港的身份证,想在TW生活下去必须去当兵,于是王杰进入了军旅。王杰当兵期间,怀孕6个半月的妻子早生下了一名女婴,生下女儿后的妻子,因为承受不了生活的多种压力,她选择了离开。王杰当兵回来后,在他眼前看到的是自己的女儿,而妻子已经不知所踪。
以后的道路,王杰为了养活自己的女儿,生活得更加艰苦,一天打4份工,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做过。一些朋友很照顾他,知道片场需要特技演员的时候,就通知王杰去。为了能够多赚一点钱,最危险,最少人肯演的特技他就去演.........
1987年,由龙虎武师出身的王杰经制作人李寿全先生赏识之下加盟台湾飞碟唱片公司,以唱作人身份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销售至今达到250白金,雄霸排行榜半年之久,成绩骄人(至今在亚洲销售出7000万张)。
第八篇:
想到朴树,首先想到的是那两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而最常哼的两句是:年轻的人们,消失在白桦林。
说起朴树的励志故事,却有一丝搞笑。
朴树曾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因为大学生活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所以半途就退学了。退学之后的朴树靠写歌卖歌生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唱歌的梦想。
有一次想卖歌给高晓松,直接上门兜售,认识了高晓松,也成为了“麦田音乐”的签约歌手。
朴树是一位脱俗的歌手,他厌恶宣传,厌恶交际,厌恶虚假。他只想做自己的音乐,他只想唱出自己的感受,他从来不在乎自己是否能走红,他只是要做他自己,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朴树,没有任何包装的朴树,没有任何虚假的朴树。朴树是一个真正的音乐精灵,相对于他的作词来说,他的作曲要更为优秀、纯粹、脱俗,这也是他的歌曲大多传唱度不高的原因。朴树的歌曲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那种难得一见的质朴、大气、轻灵。
可惜朴树好久没出新专辑了,老说马上要出,却一直一拖再拖,都拖了好几年了。也许是因为他对自己要求太完美了吧。
第九篇:
小刚初中毕业后,父母就离异了,父母丢下他们几个孩子,都走了。家庭的变故使得周传雄16岁就成了工读生,他要为自己赚学费。
年少的周传雄做过很多工作,除了一边上课一边在台湾青年会上班之外,寒暑假更是他打工的好时机,尝试了不同的行业。开过计程车,摆过小摊他,未成年的周传雄还在餐厅打过工、做过装潢工人、电工的帮工、当过货车的搬货跟车小弟,还当过游泳教练,身材瘦弱的他常常干一些吃重危险的体力活。
在这样的生活中,周传雄同时开始学习了很多乐器,并开始和同学组团做乐队。1987年开始参加校际音乐创作大赛,大赛中他并没有取得很突出的成绩,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
后来他又经历大起大落,在发自己专辑的同时,他又为一些歌手写过歌,比如陈慧琳的《记事本》,那英《出卖》周华健的《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阿杜的《哈罗》等等
就在这样的坚持中,终于一步步走向成功,后来被称为情歌教父。
第十篇:
2010年9月21日,在第8届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上,海清凭借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摘得视后桂冠。大器晚成的海清首次问鼎影视大奖。
海清1978年1月12日出生于南京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虽然不是美女,却也清纯可爱。尽管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父母还是省吃俭用,送海清去少年宫学习舞蹈。7岁时,海清参加一个电视剧小演员面试,导演跟她说戏:“你的爸爸得了重病,你家负担不起这么高昂的医药费,你可能从此就要失去他了……”她顿时鼻子一酸,眼泪簌簌落下,一下子就把导演征服了。小小的童星也就此诞生。从此,表演这两个字在她心中播下了种子。成为她的梦想。
然而,小小年纪便展现出表演才能的海清,并没有就此走上影视之路。而是遵从父母的心愿,继续学习舞蹈,直至17岁进入江苏省歌舞剧团,并很快成了剧团的台柱子,从演员晋升为编导,其间更是有不少作品获奖。即便如此,海清还是难忘当年的那段童星体验。于是。她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当时,曾经有个老师跟她说:“你长得不漂亮,那你拿什么去跟那些长得很漂亮的人去争?所以你得有头脑。”海清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得把梦想的种子种在头脑里。
1997年,海清拼命学习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最后毕业的时候也因为成绩优异得到了全班唯一一个留京指标。在浮躁喧嚣的娱乐圈,整个大学时代,海清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勤于思考,她始终脚踏实地的跟着老师黄磊一起排练话剧,众多经典话剧一练再练,练就了海清扎实深厚的表演功底。
海清在大学4年间没有拍过一部戏。很多机会是因为不漂亮失去的,也有的是她不愿接,宁缺毋滥,她是在静静地等候。因为没戏拍、没钱挣,乃至囊中一直羞涩,有时不得已回南京父母家,蹭吃蹭喝。后来丁黑拍摄《玉观音》,海清出演女二号“钟宁”,也正是这部剧开启了海清演艺事业的新起点。《双面胶》里,海清将小媳妇“丽娟”的自私精明、刁蛮任性演绎得淋漓尽致;《王贵与安娜》里的“安娜”自命清高、小肚鸡肠{《蜗居》里踌躇满志的“海萍”,更让她迅速红到了美国、日本,成为2009年炙手可热的荧幕明星和具有极佳口碑的收视女王,她被誉为“中国荧屏第一媳妇”。2009年海清和佟大为共获“年度收视率之星”,与《蜗居》导演滕华弢共同赢取了“年度电视剧”的大奖。又与孙红雷共同问鼎金鹰奖,已成功跻身国内一线女星的行列。
她的成功证明了一点。吃苦用功可以战胜脸蛋、身材,没有绯闻、八卦同样可以成为关注的热点。
但海清并不满足于、停滞于“媳妇专业户”。谍战剧《黎明之前》里“潜伏”的共产党员,陈凯歌执导的古装戏电影《赵氏孤儿》里一个草泽医生之妻,而《心术》已悄然开始了同名电视剧的创作,六六与海清这对黄金组合再次搭档,挑战世俗眼光。海清在拓宽戏路,攀登新的艺术高峰。
30岁之前的海清,默默无闻,以前她每年也许只有20个剧本可以挑,而今年上半年就有200个剧本摆在她面前让她选。“做这一行和任何一行都不一样,出名和不出名是天壤之别。”成名:这是上天对她多年来努力的奖赏,鼓励她继续为理想而不懈奋斗,追逐新的灿烂与辉煌。
把梦想的种子种在头脑里,而不仅仅种在心里。仅仅种在心里,只是记住了要让种子开花结果;种在头脑里,才能让种子开出最艳丽的花,结出最丰硕的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