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成长感悟

工作 发布时间:2021-05-24 09:06
[摘要] 个人工作成长感悟第一篇: 每一个 工作 职业人都想快速成长,成为公司的基层主管,成为部门经理,成为统管一方的总经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能当上将军。士兵成长为将军是需要历练的,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机会的,是需要运气的。 作者认
第一篇:
 
    每一个工作职业人都想快速成长,成为公司的基层主管,成为部门经理,成为统管一方的总经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能当上将军。士兵成长为将军是需要历练的,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机会的,是需要运气的。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公式为:成长=50%历练+30%时间+10%机会+10%运气。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历练就没有成长,这句话说起来轻松,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拒绝了“历练”,进而拒绝了“成长“。  
 
   “您所布置的这项工作不是我的职责范围,我不会去做。再说了,这几天这么忙,也没时间做。”“这项工作真的比较难,很难搞的定,我看还是先放一放,看看再说。”“这一次会议,我还是坐在后面吧,我也不准备发言,我是来打酱油的。”……  想一想,看一看,是不是历练就在身边,但是被我们拒绝了。被我们拒绝的越多,我们成长的就越慢。可能我们不想变慢,但是拒绝了历练之后,我们成长就会变慢。
 
     我想很多职业人都存在这样的不良习惯,拒绝成长。等到同辈渐渐展翅高飞,远离自己而去的时候,我们才会不断地埋怨机会与运气。 
 
      除了历练,还必须学会总结,这一点是历练之后必不可少的。举一个小例子,公司有一行政,协助公司同事每个月报销费用。刚刚开始的时候,该行政一一打电话给各位同事,询问开户银行及银行账户等信息。到了第二个月又重复一次,打电话重新咨询,导致工作又重复一次,耽误了时间,效率也降低了。后来,她总结出每位同事每个月都要报销,因此,把同事们的账户基本信息都记录下来,打印出来,方便每一位同事直接填写,得到了同事的赞许。这就是总结的作用,让你历练之后,还能沉淀工作经验及工作技能。  
 
     时间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是决定要素。前几日有一位网友打电话咨询我,他在一家公司呆了半年,公司很小,只有十几个人,感觉到没有成长,所以想跳槽,询问我的意见。我的建议是:在一家公司呆不到三年,不要谈跳槽。公司可以协助一个人的成长,但是一个人的成长绝对不能依赖公司。大公司有大公司的优势,小公司有小公司的长处,不管在什么样的企业,是否学习,是否成长决定权在于自己。 
 
    机会是一个人历练与时间积累的结果,没有历练与时间的积累,机会就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是别人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放大机会的作用,而不是沉下心来进行历练与总结。新的工作岗位空缺了,但是空降了一位同事过来,原因不是公司的“引入新鲜血液“的指导思想,而是领导对你的能力还没有认可;新的项目成立了,同样是部门经理,让同事甲担任项目经理,而不是你,原因不是在于他的资格比你老,而是他的协调能力更有利于这个项目的运作;新的公司成立了,从另外一个单位升职了一位公司负责人过来,不是领导更看重另外一家公司,而是领导认为他能搞定,而你搞不定。  
 
    运气与机会出现的概率一样,都是10%,都是需要历练与时间积累的。如果历练与时间不足,运气即使站到你这一边,但是过不了多久,也会远离你而去。因为,运气与你就像是赛跑,如果你的速度赶不上运气的“速度“,你就抓不住运气。只有你的速度超过运气的速度,你才能抓住运气。如果你开”汽车“(好比是外部借力)赶上了运气,但没有”汽车“的时候,你又会落于运气之后,抓不住好运气。
 
第二篇:
 
    首先非常荣幸加入xx这个大家庭,进入xx近三年。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在工作期间学到了许多,也对各种业务有所了解,但是对于转换的新的岗位还有很多不足。以后要有清楚的规划、然后顺着自己设定的大致方向,不浮躁、脚踏实地的去实现。一颗浮躁的心什么都做不好。不沉下心做,自己没有成长、也无法真实地了解自己的选择的道路是否正确,自己的价值是否实现,从而适可而止地调整。而不是以一颗浮躁的心情,对工作挑三拣四、总能找出不如意的地方。坏的情绪不仅对人的心情有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热情。  
 
    工作的乐趣跟人生乐趣一样。“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以乐观向上,事事找得到开心之处去生活,就能够生活的舒坦、积极:时刻以能够学习、提升自己的态度面对工作,不忽略任何一个细小的成长机会,工作能力自然也能快速提高。
 
第三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八年来成长的感受。
 
    转眼间,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八年时间。这段时间里,我真切体会到了做教师的艰辛和快乐。虽然我年轻,缺乏足够的经验,没有很多理论的支撑,但我以我的热情投入的工作、深入的学习、努力的反思、快乐的成长着。
 
    打走进校门,打走上三尺讲台,我就是幸运的。有幸与已经享誉西夏区的两位名班主任—-—张玉梅老师、汪丽丽老师搭班,做她们的副手,耳濡目染着她们的行事风格。两位老师忘我的敬业精神、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学生的严而有爱深深地影响着我。两位班主任,每天早早到校进班,学生走了才离校回家,勤于跟班,勤与学生交流沟通,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三年来,中午、下午放学时仍辅导两个班的学困生做数学练习和背英语单词。她们对学生严而有爱,使学生既有敬畏之心,又有亲近的意愿。记得一次,张老师生病了,几天没来。那天我正在上语文课,当张老师的身影出现在窗外时,班里沸腾了,学生们小声喊着“张妈来了!”“张妈来了!”看着孩子们激动地神情,我真的很受感动。这就是优秀班主任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高考后,刚参加完大考的毕业生们捧着鲜花回到母校簇拥着当年的班主任时,我又生出许多羡慕。这就是优秀班主任永恒的魅力。当放学后,与两位班主任拖着疲惫的身体、骑着自行车前往黄昊同学家,当看到、了解到孩子的家庭实际情况时,震惊之余,没有了疲劳与饥饿,多了份对孩子的理解,多了份对班主任工作全新的认识,多了份对教师职业的骄傲与自豪。
 
     是的,教师是个多么神圣、高尚的职业。有幸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我是幸运的。我一定要做张老师、汪老师那样受学生敬、受学生爱的好老师的想法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里。
 
     三年的学徒期满,我终于可以自己带班了,虽然是中途接的最棘手的班,尽管带着两个年级三个班的课,虽然有过担心,害怕自己胜任不了。但我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一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我知道校领导已初步认可了我担任班主任的能力。那么就很知足了,还有什么比信任跟让人温暖的呢。立即进入状态。做好交接,了解班情,自己观察,找学生谈话,“擒贼先擒王”,软化骨干分子。一周后,我就在班里确立了自己的班主任地位。双差生的软化,是重中之重。他们是受冷漠的群体, 是与老师敌对的一族。家访、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关心他们,主动走近他们,让他们有一种被重视感,觉得老师是看重他的,他还是有希望的。并让他们知道,老师与学生原本就不是一对矛盾体,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学生的目标是把学习搞好,老师的目标就是帮学生把学习提上去。因此,很快学生就在思想上认同我,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配合我,当我走进班里时就装模作样、有规有矩的。对于九班这样的班级,我两年的工作核心就是,保持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鉴于班级的特殊性,我每天积极下班,积极跟班,学生来之前我来,学生走之后我走,对一些基本要求反复强调后再严格要求,同时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身教。放学后多次让学生领着去家访,密切联系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这对有效管理学生帮助也极大。我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只要你每天多抽出一些时间,坚持勤字第一,或许学生一时会觉得你总盯着他,行为受约束,但只要你是真心为他们好,他们终究会理解的。接班一学期后,很多家长就对我说,我们孩子回家常说,我们的班主任多么多么认真负责。说话间家长也透着认可和感激之情的。张晨的爸爸就是说这话的家长之一。我初见到的张晨,是个你注视他多久,他可以目不转睛的敌视你多久的小错不断的角色。他父母离异,与爸爸、后妈生活在一起,爸爸特别关心他,但方法不当,初一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讲台上给孩子一个耳光,告诫班里坏孩子与张晨玩的后果,导致孩子极度敌视爸爸与老师,自我保护意识极强。但孩子特别聪明,记忆力很强,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亲妈的关系很好。了解了这些,我常找张晨谈话,询问家里情况,最近见没见过亲妈,多鼓励,让他认识到我在关心他,我在乎他。同时我经常与其爸爸沟通,促其改变粗暴单一的方法,多与孩子交流;我也时常与其亲妈联系,让她多与孩子见面,进行正面引导。在两年的师生生涯中,张晨虽然还时不时给我惹些事,但已然没有了当年的敌视的呆滞的目光,换之以开心的笑容;没有了以前犯了错误先百般抵赖找其他借口,换之以主动承认错误。最后以刚到分数线的个人最好成绩实现了在家门口上高中的愿望。
 
   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酸甜苦辣,决非只字片语可以说清。经历了八年的努力和锻炼,在学校的大力关心下、在教师们的真诚帮助下,我正在一步步地成长。成长是一种幸福,成长更是一个过程。我很清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让自己继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我很幸运,进入了一所高起点的学校,遇到了高水平的各级领导和真诚以待的各位良师益友,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最后,我代表年轻教师,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培养,感谢其他老师对我们无私的帮助,我们将会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谢谢大家!


    编辑:ctwxc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