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游学世界。在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著名的学府之后,个个满腹经纶的他们回到了出发地。进城之前,哲学家和他的弟子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哲学家说:“在你们结束学业的时候,今天我们上最后一课。你们看,在我们周围的旷野里,长满了野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铲除这些野草?”针对老师的提问,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老师,只要有一把铲刀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撒上石灰,可以铲掉所有的野草。”“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
等弟子都讲完了,哲学家站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各按照自己的办法除去一片杂草。没有除掉的,一年后的今天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他们发现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他们来到去年就坐的地方未见到哲学家,却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铲除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庄稼长势良好。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第二篇:
人生在世,诱惑多多,在一些人的心田上往往会生长着旁枝斜叶,蓬蓬杂草,使他们迷失方向,变得自私、狭隘、卑琐,甚至狡猾、阴险、罪恶,给我们美好的生活留下阴影,给进步的社会打上不和谐的印记。
贪婪是心田的杂草。好财喜钱乃人之天性,难以否认,但须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贪得无厌。君不见,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了满足贪欲,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最终身败名裂,令人所不齿。
淫邪是心田的杂草。男女交合,夫妇之道,无可厚非。但人毕竟是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是有严格道德底线的,绝不能淫邪好色,纵欲无度,或出入烟花青楼,或包二奶、养小蜜,或第三者插足,去做那些伤风败俗之事。
懒惰是心田的杂草。懒惰等于慢性自杀。一个懒惰的人,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游手好闲,坐吃等死,无异于行尸走肉。懒惰的人,不妨去看看蚂蚁,感悟一下什么叫未雨绸缪,不妨去看看蜜蜂,感悟一下什么叫辛勤劳作。
骄傲是心田的杂草。骄傲的人,一叶障目,自以为是;骄傲的人,故步自封,目中无人;骄傲的人,心狂气浮,夜郎自大;骄傲发展到极点,离失败就不远了。我们要切记古人的经验之谈:“满招损,谦受益。”
时下,有个很时髦的口语叫:羡慕嫉妒恨,表现出人们一种复杂的情绪和心态。但是,羡慕可以,而嫉妒和恨同样也是心田的杂草,是不可以任其生长的。他人有出类拔萃之处,遇喜庆欢乐之事,可羡慕,可赞扬,可奋起直追,见贤思齐,但绝不可心生嫉妒。如果不是不共戴天的家仇国恨,就不要让仇恨在心中扎根。邻里纠纷,同事龃龉,意见误会,矛盾争执,都在所难免,要善于化解,宽人严己,切勿使矛盾激化升级,更不能“仇恨入心要发芽”,那是十分危险的。倘若能够改“羡慕嫉妒恨”为“欣赏佩服爱”岂不更好吗?
这不由得使笔者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位哲学家的三个弟子即将完成学业,哲学家面对杂草丛生的旷野给弟子们留了一道考题,问:“你们将如何除掉旷野上的这些杂草呢?”弟子们各抒己见,一个弟子先开口:“用手拔掉即可。”另一个弟子答道:“用铲子铲掉会省力些.。”第三个弟子回答得更干脆:“用火烧最为彻底。”听完弟子们的回答,哲学家说道:“那好吧,你们就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在这儿再相聚。”一年后,几个弟子都来了,原来的地方已经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地长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在风中摇曳。这时候,弟子们看到哲学家留下的字条,上面写道:“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弟子们顿时大悟,而哲学家却从此杳无音信。
的确,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不能用简单的拔、铲和火烧,只能用种上庄稼的方法,让庄稼占据旷野。而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土地,所以又称心田。心田亦同土地,可以种庄稼,也可生杂草。要想让心田不荒芜,无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种好庄稼,用正义、善良、美德去占领它。
第三篇: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意思是说,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一个很长的生长周期,而不能像工业那样批量生产,迅速出炉。教育孩子,就得像种庄稼,勤浇水,勤施肥,用心栽培,不能心急,不能拔苗助长。
寒假期间,有机会阅读了赵子墨的《培养最棒的男孩》[①],掩卷沉思,其中有些故事浮现在眼前,给人启迪。《培养最棒的男孩》以国内外众多教育专家学者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用很多中外名人的成长故事作为切入点,围绕男孩的生理、心理个性特征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展开,全面揭示了男孩从孩童向男人转变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为家长提供许多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建议,通过生活中许多平常细节,总结出教育男孩的十三个关键问题。
作为教师,阅读《培养最棒的男孩》后,我想教育和育儿有相似之处,其中书中有些育儿经验有借鉴意义,故有以下几点思索:
一、重视交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弯下腰来,听听孩子的心声,也许事情不想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我带的班里有个叫洋洋的学生。洋洋在实验班显得很另类,他很聪明,学习也还行,爱好广泛,但是不怎么守纪律,自诩为干大事不拘小节。这不,刚接到通知他管乐选修课缺勤,我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回事,这也叫干大事不拘小节吗?正准备去班里训他一顿,不巧备课组长给我们开会,这事暂时放下了。开完会,是课间操的自由活动时间,在操场上我看到了洋洋正轻快敏捷的跳大绳,不时赢来同学们的喝彩,我也情不自禁的笑了。活动间隙,我用柔和的声调问他:“洋洋,你怎么管乐课缺勤了?”他很恭敬的说:“老师,我的定向越野和管乐选修课冲突了,定向越野马上要比赛,所以不得已,我已经向老师请过假了。”我释然,暗想幸亏接到通知后有事耽误了,否则对学生劈头盖脸一顿狂风暴雨,岂不冤枉了孩子。
当我们能够沉静下来,目光清澄地注视着学生,抛弃自己的急躁和虚荣,微微前倾我们的身姿,那么我们就能听到心与心碰撞的清脆音响,宛若风铃。
二、鼓励学生,让学生拥有自信,体验成就感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优秀的学生学什么都出色,但学困生学什么都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关键就在于成就感,优等生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们的羡慕,处处都有成就感,所以干什么事都会充满自信心,学习就有动力,学习就能成功。可以用一个图形表示:成就感——激发兴趣——驱动学习——成功并再次获得成就感。对于学困生,我们做老师的该怎么办呢?
九月份刚开学,语文课上当堂测试,我随堂批改,哲哲把试卷交上来时,特意把试卷放在一打试卷下面,这一举动让我疑惑,明显的他不想尽快知道成绩,我询问原因,他告诉我从小学语文就是弱项,成绩很少上75分,肯定考不好。我明白了,这个孩子缺乏自信,怎么才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信,尝到甜头呢?我陷入了沉思。
我在等待,终于有一次机会来了,我批改周记的时候,发现他的文章是写年级组织的一次内务大比拼活动,描述了九班同学是怎么团结拼搏最后夺得一等奖桂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九班的深深热爱和自豪,虽然文笔一般,但作为老师我能感觉到他内心对班级的那份责任和爱。我把他叫到我身边,很细心地指出一些语病,让他加入一些细节描写,结构也稍作调整,然后让他把修改后的文章抄写一份给我,我帮他投到广播室。
周一的时候,大家收听广播时,当他的文章被广播员清脆如银铃般的声音念到时,我看到了他脸上的笑,绽放的像花儿一样灿烂。
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又找到他,我鼓励的看着他,对他说道,只要你自信起来,不懂就问,肯付出努力,一定能学好语文。他坚定地点了点头,然后小雀儿一般跳着离开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也露出了甜美的笑,我相信他会慢慢自信起来。
三、挖掘并激发学生的无限潜力
记得有位伟人说过:“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一个安静坐在教室里的人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
实行课改以来,同学们很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在评分的诱惑下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2010年我做公开课作文教学《精雕细琢显功夫——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试着让三组学生上讲台表现“笑”“握手”“拥抱”这三个动作,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一个动作,当场学生们写出了很精彩的描写片段,并且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一改同学们在作文课上咬着笔头,抓耳挠腮的现象,在轻松愉快中,达成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时当老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四、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爱国诗人陆游也写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这些都告诉我们学生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走出校门,多参加社会实践。
我校很重视社会实践,其中赵老师利用寒假带领学生参观鲁迅博物馆,让学生走进鲁迅,感受现代文学大家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参观后学生们写的一篇篇文采斐然的参观记,有的发表在班级博客上,有的发表在学校的网站上。这种形式引导学生走进名人,亲近文学,也教育学生做大写的中国人。
年级组也组织学生走进中国电影博物馆,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去年我们秋游顺鑫度假村,进行拓展训练,尽显团结合作精神,让这些独生子女学会合作;小五班老师和学生一同走进敬老院,陪老人聊天,让学生懂得奉献爱心;“海外”学子到河北涞水希望学校实践,与农村孩子一起学习生活,感受贫穷,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出国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验欧美先进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放眼世界,不做井底之蛙。
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是木匠运斧,三下两下即可完工,它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除了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还要有慢的功夫,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学着等待学生的成长,静听竹笋破土的声音,竹子拔节的声音。
教育真的如种庄稼。播种、施肥、除草,劳作之余,老农咬着烟斗端坐于田埂,望着绿油油疯长的庄稼,心中充满美丽的憧憬:但愿今年有个好收成。我也像老农一样守望着自己的责任田,渴盼有个好收成。希望我的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相信,只要我们付出,也能培养出“最棒的男孩”。
第四篇:
面上关于如何通过炒股致富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读书没有坏处,但试图通过读几本书就能成为股市高手,那也只能是希望梦想成真。一个庄稼汉的自述,让我们也许能够从中体味到投资真谛。
俺来自农村,要不是住在俺表叔家,俺至今也不知道啥叫股票啥叫炒股。俺表叔退休在家,几年前开始炒股。时间久了,俺也就多少知道点啥了。在表叔的劝说下,俺把好几年积攒下来的钱,从银行取了一部分出来,开了户。
屈指算来,俺的股龄也有五年了,赚了亏,亏了赚,虽然市值没怎么增加,但悟出了些体会。
关于捂股
俺一开始也和表叔一样,经常进进出出的。也很满足,几千块钱的本钱,有时一天能赚一两百,比打工强,不日晒雨淋的,而且不求人不看人脸色,觉得自己真正活得像个人样了。赚了钱,我就从中取点,买点酒菜,请表叔喝两盅。
日子久了,俺发现老是进进出出的不划算。仔细一算,俺还不如捂着不卖呢。不仅赚的钱多,而且省事。
但有的时候呢,俺捂着不卖也错了。
这股市就是这么个神奇法,让人实在琢磨不透。俺这人文化不高,但喜欢总结。
于是总结出第一条:炒股跟种庄稼差不多,今天种下去,明天挖出来,肯定没收成;但如果老不去收割,庄稼就会烂在地里。所以,该捂就捂,该卖就卖。
啥时捂股啥时卖?庄稼在长的时候,肯定等着;庄稼成熟了,就该收割了。庄稼也黄了,天气也凉了,你如果还等着,那只有越来越少了。
好多人就一直捂着,说要解套了才卖。傻蛋,种子都烂在地里了,啥时长出苗来?还不如先收点回家当种子,等待时机播种呢。
关于捂钱
俺发现大多数人,捂股的能耐还行,特别是股价跌的时候,一直捂着,不到解套不卖。但捂钱的能耐太差。俺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上午卖了股票,如果下午不买点啥,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踏实。结果呢,发现这样不行。上午买的股票是赚了,但下午买的股票就亏了,甚至把前面赚的钱都亏完了,有时还不止。
俺算了算,如果卖了之后不立马买,而是等待时机再买入,效果好得多。股市里不缺机会,但当机会到来的时候,俺常常没有钱来抓住机会。于是,俺专门拿了几个月不做只看,尽管丢了些机会,但也锻炼了俺捂钱的本领。
于是总结出第二条:炒股还是跟种庄稼差不多,今天才收成,就想马上播种,这哪能啊。应该等明年春天吧。股市也一样,牛市完了,就要等第二次牛市的到来才行了。俺在农村,没见过才从地里收割上来,就要播种的。农闲的时候,俺们是啥农事也不做的。走走亲戚,看看电视,打打麻将,日子就这样过着。到了该忙的时候,精力也养好了,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了,肥料也捂好了,只要第二年没有天灾,收成就是可望的了。
关于换股
刚入股市那年,我买卖过的股票,大概有五十多只。到了年底一盘算,一年的收成,还不如把第一只股票捂着不卖呢。
到了第二年,我就捂着一只股票不卖,结果也不对,如果我早点换成表叔给我说的那只股票,我就赚得老多了。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股市真折磨人呢。
于是总结出第三条:炒股跟种庄稼还是差不多,如果老换品种,因为技术不熟练,收成肯定成问题;但如果老种一样,有时也不是好出路。小麦种久了,如果预计明年种苹果赚钱,那也不妨试试。
现在呢,俺的做法是,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两只强势股票,专做波段。到了下一个阶段,碰上别的股票成了强势股,俺又改做别的股票。
关于大势
股市牛熊交错,如果谁踩对了节奏,就是赢家;如果踩错了,该捂股时捂钱,该捂钱时捂股,那肯定颗粒无收。所以,判断大势是非常重要的,俺个人认为,比选股还重要。选股是否正确,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大势判断是否正确,是赚与亏的问题。俺觉得赚与亏的问题比赚多赚少的问题更要命。
于是总结出第四条:炒股真的跟种庄稼差不多,眼看着今年都是灾年了,还拼命地往地里撒肥料,能有收获么?或者,明明今年是个好年份,你却不施肥,哪能有更大的收获呢?
关于赔钱
有个号称中国股神的人说自己从来没赔过,俺不信。俺在老家的时候,俺娘教俺一个识别骗子的窍门:儿啊,你出门在外,要提防点啊。如果有谁告诉你,某种药包治百病,某个医生包治百病,某个方法包你致富,别人愿意把好处无偿地让给你,那准是骗子。老祖宗说了,没得十全十美的,没得包赚不赔的,也没得有好处自己不得要让给你的。
俺几年买卖过很多股票,赚钱的不到一半,大部分是亏了卖掉的。但我还是赚钱了。因为我琢磨出了第五条:炒股就是种庄稼,灾年该亏就亏,丰年该赚要赚,只要丰年赚的超过灾年亏的,就是赢家。
俺看很多人刚好相反,十次赚的钱没有一次亏的钱多,赚的都是小钱,而亏的是大钱,这样哪能不亏呢?
关于赚钱
很多人说"落袋为安",俺发现不对。今天卖了,看似落袋了,但并不一定安全,因为你明天就可能亏掉。
于是总结出第六条:炒股完全就是种庄稼,庄稼收回来了,该吃就吃,不要都留作种子。俺在农村,没见过哪家把所有粮食都做种子的。人都饿死了,留着种子有啥用。每年增点产就可以了,甭想像大跃进放卫星那样,今天亩产五千斤,明天亩产十万斤,那是做梦。
俺经验不多,才疏学浅,总结了以上几条经验,发现还蛮管用。但就像做活路各有各的套路一样,别人的经验,可能也只能是像那些股评人士常说的惟一一句正确的话: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