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雍正写下了几首爱情诗,非常的经典,如下:
1、《寒夜有怀》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
梦想回思忆最真,那堪梦短难常亲。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
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寒夜有怀》赏析
我们再来看第二首诗:写于寒冷的夜晚.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夜寒”指寒冷的夜晚,这个“寒”字既是温度的写照,也是作者心情的写照。“漏永”指深夜,“漏”是滴漏的意思,是古代的计时器。我认为这里“漏永”这个词用得很妙,它有3个作用,一个作用是交代成诗的时间是深夜,另一个作用是用滴漏的声音来衬托深夜的寂静,还有一个作用是表达作者孤寂惆怅的心情。“千门静”,这里的“千门”是泛指,意思是家家户户,“千门静”描写深夜家家户户寂静无声。“夜寒漏永千门静”整句描写的景象是:在寒冷的深夜,家家户户悄无声息,怀着孤寂的心情,听着滴漏的小水滴嘀哒嘀哒的落下。短短的几个字,烘托出一个非常安静非常冷清的夜晚环境。“破梦”的“破“字是一个瞬间性动词,形象的描写了梦被惊醒的一刹那。“破梦钟声度花影”整句描写的景象是:当当当的钟声把作者从梦中惊醒,眼前浮现花影。(这里的“花影”到底是指作者睡得迷糊突然被惊醒眼睛有些花?还是迷糊依稀看到佳人的身影?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本人拿不准,请各位大人们赐教)前面两句话,一静一动,一静一吵,衬托寂静的滴漏声与突然响起的钟声,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这夜的成诗环境,维妙维肖的展现了出来。
“梦想回思忆最真,那堪梦短难常亲。”这两句很好理解,平铺直叙交代了做了什么梦和做梦以后的心情。作者想起刚才梦境中往事历历在目,可惜美梦太短暂而且不容易常常做。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这两句话也很好理解,也是平铺直叙的交代了做梦惊醒后的行为。“兀”是“茫然无知、痴痴呆呆的样子”。(梦惊醒后)迷迷糊糊的坐着,半梦半醒,谁知道梦一个接一个。于是起来到廊上溜达溜达清醒清醒,风吹动廊上的帘子。
“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这两句话可给咱们点八卦线索了,嘿嘿。“可怜两地隔吴越”这句点出了佳人的居处。“吴”指江苏。“越”指浙江。“可怜”体现了有情人相隔千里的惨状。我认为,佳人有可能在福建或广东。“此情惟付天边月”,看来两个人团聚是没有机会了,只能将感情交给晚上唯一两个人都能看见的东西(月亮)这一办法来寄托绵绵的思念了。颇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味。同时,这天边的月亮的明,象征着作者可以以此来交付感情的喜悦梦想,而月亮的明益发衬托夜晚的暗,也暗示作者与佳人无法相守的无奈现实。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夜晚梦见美好的爱情往事被惊醒后对无法相守的爱情的无限惆怅之情。入梦,听漏,钟鸣,惊醒,兀坐,起步,风起,帘动,慨叹,望月,一个个动作描写细腻而生动。在寂静黑暗的夜晚之景中见孤寂无奈之情,是所谓触景生情。此诗亦是情诗中的佳作。
2、《仲秋有怀》
翻飞挺落叶初开,怅怏难禁独倚栏。
两地西风人梦隔,一天凉雨雁声寒。
惊秋剪烛吟新句,把酒论文忆旧欢。
辜负此时曾有约,桂花香好不同看。
《仲秋有怀》赏析
我们再看最后一首诗:写于仲秋佳节。本应该是夫妻团圆之日。我发现,一到这种情人相聚之时,老四就开始思念佳人长吁短叹了。(定时抽风,呵呵)
“翻飞挺落叶初开,怅怏难禁独倚栏。” “翻飞挺落叶初开”描写叶子的情形,点明成诗的时间。“怅怏难禁独倚栏”这里“怅”指“惆怅”,“怏”指“闷闷不乐、郁闷”。整句话的意思是,独自倚靠在凭栏上,郁闷惆怅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想停都停不下来。(这个老四,一到情人节、仲秋节,就伤感得靠着栏杆独来独往,让他的老婆们多没趣,该打,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