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我买了一只养生锅。
爱人是个爱粥的男子,我就用养生锅熬粥。
夜晚临睡前,我将小米、红枣等材料放入锅中,添入足够的水。将开关调至低档处,就安心睡大觉去了。
漫漫长夜,粥在一点点加热,氤氲之间吐出一串串小小的水泡。粥香在房间内弥漫着、飘荡着,温暖了早上的每一缕空气。
喝一口粥,吃一口菜,品味着粥香菜香,浑身充溢着快慰之感。
爱粥之人,必是爱家之人。熬粥,是我做饭时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作。
熬粥的时间虽然较长,但在熬制的过程中,各种杂粮的营养渐渐熬了出来。它不急不缓地、慢慢地生成了养生的食物。
在没有养生锅以前,我常常用电饭锅熬粥。时间短,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入口了。但是,粥香总是飘不出来,其中的营养也不会散发出来。用养生锅熬粥,需要四、五个小时之久。盖着锅盖,小火慢慢熬制,熬呀熬呀,就熬成了一道可口润人心脾的营养美味。
想想夫妻之间,也便如熬粥一般。在岁月的长河里,无数次地摩擦和牵绊中,熬出了“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情感。当爱情成为亲情,习惯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习惯了对方的一切优点和不好的习惯。这种“熬”出来的情感,如粥香浓烈醇厚,甘甜如饴,情深意长……
第二篇:
她睡醒的时候,阿穆已经上班去了。餐桌上摆着热腾腾的小米粥和油条,这是她最爱吃的早餐。结婚一年了,每天早晨,阿穆都会给她准备好,自己才去上班。其实,阿穆不知道,曾经有一段时间,她是不喝小米粥的。不过她却知道,熬小米粥是很麻烦的,需要先把小米洗干净了,然后用凉水泡一下,把泡好好的小米连同泡的水一起放在火上烧开,再用小火熬大约一个小时,熬的过程中要用勺顺一个方向搅,这样熬制好的小米粥才会醇香黏稠。
她之所以如此清楚熬粥的程序,这一切都是因为沈文。她认识沈文的时候正是冬天,沈文爱喝粥,沈文说自己有胃溃疡,吃了许多药也不管用。她的一位朋友是重庆爱德华医院的医生。为了沈文,她专门请教了朋友。医生朋友很耐心地告诉她,小米是最抗旱的植物,多喝小米粥可以燥湿,去除胃内的湿邪,保胃养胃。
她把医生朋友的告诉记在了心上。以后,她无论工作多忙都会早起一个小时,提前给沈文熬粥,等到沈文起来的时候,小米粥刚刚熬好。沈文很感动,而她看着沈文一口一口地把粥吃掉,她的心中便充满了幸福。
她以为这样的日子可以过一辈子的,在小米粥的滋补下,沈文的胃溃疡总会有好的那一天。可她没有想到的是,沈文向她提出分手的时候,甩给她一句话竟然是“你除了会熬粥,还会做什么”。
她愣在了风中,春天里微凉的风吹散了她脸上滑落的泪,也吹散了她对爱情的信念。从那以后,她再也不熬粥,也再不喝粥了。
后来,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和阿穆结了婚。阿穆憨厚朴实,不像沈文,圆滑虚伪,这是妈妈对他们两个的评价。不过她无所谓,没有了爱情,剩下的只是过日子,在她看来,和谁过日子都一样。
一阵悦耳的手机铃声打断了她的思绪,她看了看来显,是阿穆打来的。“睡醒了吗?小米粥就在桌子上,记得趁热把它喝了。”阿穆温和的嗓音从手机里传出来,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心安。阿穆对她极好,只要他在家,从来舍不得让她在厨房里干活。知道她爱吃小米粥,每天早晨她醒来的时候,他便已经熬好了米粥等着她。
记得新婚第二天早晨,她醒过来,发现身边没人的时候,她愣了愣,然后走出去,却见阿穆站在厨房里,用饭勺在电饭煲里不停的搅拌,一阵阵热气随着他的动作在厨房里蔓延开来。而她闻着这熟悉的气味,一层氤氲涌上眼底,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端起碗,喝一口香喷喷的小米粥,平凡的日子便也泛出丝丝缕缕的香气来!
第三篇:
为了能让龙婆与压在东直门内北新桥岳王庙井中的龙公团圆,龙女化为人形在北京生活了下来,嫁给了一个叫蒋奎龙的人。为了早日让父母团聚,她来到北新桥熬粥救人。
西山娘娘在京城被封为碧霞元君,在佛教中就是观世音。西山娘娘大慈大悲,专为化解人间苦难才入仙界的。周道士在娘娘庙中出家,曾经把西山娘娘庙中的宝瓶借给龙女。龙女怀揣宝瓶路过皇宫的时候,瓶中飘出的香气吸引了当时还是皇子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还赏给了她一枚龙币。
这天,周道士来到北京城,在雍和宫大街路西的老爷庙看到了龙女,这龙女正卖力地用马勺搅粥。本来,宝瓶借给龙女,约定好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归还。这天正好是第四十九天。来到龙女面前,龙女孝心使周道士非常感动,他上前对龙女说:“姑娘,我奉娘娘之命来助你完成心愿。”
龙女说:“如今是七七四十九天,理当归还宝瓶,只是宝瓶乃天地之宝,望天师施法恩泽民众。”说着取出宝瓶,交给周道士。周道士接过宝瓶,向粥锅内洒水,只见这锅粥越熬越稠,越盛越有。
消息传出后,附近的百姓都来盛粥。这天正好是腊八,喝粥的人家特别多。听说这么多人要到庙中打粥,蒋奎龙也无心读书了,也跑来帮忙。夫妻二人一个加水,一个用马勺搅,一直忙到天黑竟然一点也不觉得累。
夜半之后,打粥人渐渐少了。龙女把宝瓶还给周道士,周道士说:“你二人甘受清苦为民众熬粥,诚心可嘉。这熬粥的马勺已有了你二人的灵气,今后可用。”说完收回宝瓶回海淀去了。
如此寒夜夫妻二人跪在关帝像前求神保佑。奇迹出现了,只见关帝像前青烟晃动,如同佛影,空中传来冥冥之声:“我与岳帅,虽非一朝之人,情却亲似兄弟。你们要把对我的虔诚之心,同样敬重岳师。来日蒋奎龙定可高中状元!”
北京城内的关帝庙至少五百座,而供奉岳飞的庙却只有几座。雍和宫西侧的关帝庙香火旺盛,供品很多,最出名的就是佛八宝: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
听了关帝的话,夫妻二人心中清楚,一旦中了状元,要给岳王庙添置一套“八宝”。这八宝从什么地方找呢?老爷庙中供奉的八宝是皇家供品,谁要私自仿造就是越制,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何况他们又是一介贫民。
二人出了庙门,大街上已没有行人,只见一个穿红兜兜的小孩向他们叫着、跳着,说:“不要烦,不要烦,有什么难处朝我要!”仔细一看,原来是哪吒。龙女见了哪吒心中就有气,若不是他,他父母怎会分开。反过来一想,也怪父母一次次发难,于是说:“我不恼,我不烦,谢谢哪吒来指点!”
第二年“春闱”,蒋奎龙果然中了状元,报信的差人来到家中报喜。龙女身上分文没有,家中除了熬粥用的木制马勺,再也没值钱的东西了。她忽然想起哪吒说的“有什么难处朝我要”,于是问差人:“状元如今在何处?”差人答:“已过东西牌楼快到北新桥了。”龙女说:“诸位差官随我来,赏钱要从地里找!”原来,北新桥东南角有个地方叫哪吒坑。龙女手中拿着马勺,在北新桥南与状元游街的队伍相遇,夫妻二人手拉手来到哪吒坑旁,让差人用马勺在坑中捞。差人四十九人,人人都动手,一人捞一次,从坑中捞出了四十九个大元宝,每人都得到了赏钱。状元亲自下马去捞,捞出了金光灿灿的佛门八宝。夫妻俩不敢怠慢,用红绸托着直接送到北新桥东北角的岳王庙内,献给了岳王。
之后蒋家人丁兴旺,忠厚传家,诗书继世,成了东城有名大户。蒋家在安定门外置了田地,因正值路口,人们将此地称“蒋宅口”至今。
|